缠中说禅在博文《教你炒股票29:转折的力度与级别》及评论中,有两次关于中枢的经典论述,缠中说禅驾轻就熟、信笔拈来做了睿智的讲解。这两次有关中枢的例解中,都有缠迷的疑惑,有的人还以为是缠中说禅笔误呢?
我们先看一看缠中说禅在评论中就中枢划分的一次释疑
有位叫星星的网友问:楼主,对中枢还是无法分辨出具体的区间,比如大盘5分钟下跌的第二个中枢为什么不是2010950--2011410呢,有什么道理呀?我搞不太明白?我想你会说2010950--2011105不是一个次级别的走势,那我想问一下,如何在5分钟的图上可以比较方便的分辨出5分钟的中枢,或是在日线图上可以分辨日线的中枢而不是看30分钟或60分钟图,谢谢!!!期盼楼主答复,困扰已久。缠中说禅回复:你不能把前面的归到后面来。一个趋势完成,最后一段都至少在次级别以下出现背驰。按你那种分法的第一段,是前面一个走势类型的最后一个中枢,后面出现一个小背驰,然后再有一个大级别的中枢形成。请你把走势类型里的中枢延续,与‘趋势+盘整’分清楚。(如下图)

解析:缠中说禅不允许两个中枢之间没有次级别笔的连接的,这样,必然只能认定一个中枢,另一个是类中枢。一个调整中枢是在次级别顶背离情况下形成的,只有后面这个上下上三笔重叠部分满足中枢的条件,前面的只是一个下上下盘整结构。
禅师29课的举例证明是错的?
缠中说禅在《教你炒股票29:转折的力度与级别》正文中,就上证指数当下5分钟走势,以实例讲解:经过5分钟最后一个中枢,发生转折后,次级别1分钟走势反弹因为上破了5分钟中枢的ZD位,而回到这个中枢里。这就排除了最弱的一种情况: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,只会是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。
缠中说禅这样一个符合逻辑的例证,不料,却因为这一句话:其后的反弹,第一波是1分钟走势马上回到从2980开始的5分钟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里,这样就意味着第一种最弱的情况可能性可以完全排除了,在以后受到相当一部分读者的怀疑,有网友甚至认为:禅师29课的举例证明是错的,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人还很多。如下图:


甚至研究缠论的资深人士LHY也委婉地说(如上图):第一波1分钟走势突破DD,但是,没有达到ZD。不过由于5分钟背驰,必然至少出现3段1分钟走势(3笔)。
笔者以前也一度有所怀疑:是禅师太忙了,无瑕注意这些点位;然而细想不对:1分钟走势反弹高点2626.03距5分钟中枢ZD位2631.77相差5.74点,而禅师在比较K线高低时,一般都是遵循去小数点取整个位比较的规则的,禅师后续的博文中确有因个位取整,与网友的小数的4舍5入有细微差别的争议,但这可是5 个多的点位呀!严谨的禅师怎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?
事实上,禅师不是错了,是大家错了。禅师太高估了大家的学习理解力!或因此在29课举例中省略了笔包含这一步,网友认定的笔包含处理前的中枢区间是:2653.20-2631.77,1分钟走势反弹高度2626.03自然没过这伪ZD位:2631.77;而经笔包含处理后,正确的最后一个5分钟中枢区间是:2631.77-2612.35,ZD=2612.35,1分钟走势反弹高度2626.03焉能不过?笔者也是首次发现:缠论29课举例最后一个5分钟中枢区间,是笔包含中枢2631.77-2612.35区间。如下图:

这里,较多人没想到,是由于不仅须笔包含处理,而且是更复杂的带缺口的笔后包含处理。而因为5分钟最后一个中枢形成之前,5分钟线以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,在2714.63-2653.20之间形成缺口,必须处理成非包含关系的特征序列,成为标准特征序列,禅师明确指出:没有特别说明,特征序列都是指标准特征序列。
本文来自巅峰缠论:https://www.clpeak.com/,转载请注明来源!
评论